G20為世界經濟注入“中國動力”
中國舉辦的G20峰會日近,從各大媒體的報道看,各國學者普遍關注的核心問題依然是全球的經濟增長。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王文表示,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全球應該重新審視中國經驗,中國的一些改革措施值得借鑒,“中國每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最高時達到50%。即使目前中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仍然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中國對于穩(wěn)定全球增長預期、穩(wěn)定金融市場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華泰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宋雪濤表示。
宋雪濤指出,首先,中國經濟的平穩(wěn)增長本身就是穩(wěn)定全球增長預期的最強定心丸。根據世界銀行的估算,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6.1%,高居全球第一。GDP年增長率10%的時代已經過去,但6%左右的增速仍屬于中高速增長,在全球增長普遍放緩的情況下,中國如果能維持這樣的增速,就已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定海神針。
“其次,中國未來保持中高速增長可期。”宋雪濤認為,從表層上看,通脹、就業(yè)率、國際貿易收支均處于合理水平,貨幣、財政政策手段相比于低利率(負利率)、高赤字國家擁有較大余地;從深層次看,雖然經濟面臨結構性問題,但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高端制造業(yè)發(fā)展等一系列措施正在穩(wěn)步推進;人口老齡化問題正在加重,但其負面影響是長期而緩慢的;所以未來中國經濟不具備失速下行的條件,保持中高速增長仍可期。
宋雪濤最后認為,久經磨練的金融市場愈發(fā)成熟。去年的股市的大幅波動警醒了中國的投資者和管理層,帶來的教訓和成長是多方面的;匯改后金融市場的劇烈震蕩則使決策者意識到市場預期的作用和與市場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在經歷多番磨練之后中國的金融市場愈發(fā)成熟,將為穩(wěn)定全球金融市場貢獻更大力量。
“推薦閱讀”
相關國際物流資訊
- 達飛輪船稱集裝箱海運在線訂艙不僅僅是一個白日夢
- 集裝箱海運的未來:更少的船舶級聯(lián)和更少的海運聯(lián)盟?
- 傳統(tǒng)的貨運代理開始看到來自在線平臺的威脅
- 馬士基旨在通過價值保護來提到貨物保險為自己辯護
- 由于對集裝箱海運業(yè)的擔憂,穆迪下調了馬士基的信用評級
- AIT Worldwide通過收購貨運代理商ConneXion實現(xiàn)英國物流的雄心壯志
- 集裝箱海運行業(yè)減少空箱運輸,并以數字化方式變得更環(huán)保
- 托運人聲稱,集裝箱海運公司的2020年燃油附加費太昂貴且太早
- 馬士基公布了到2050年開始運營零排放船隊的雄心
- 達飛輪船成為首個與Freightos在線預訂簽約的集裝箱海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