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航運業(yè)仍然受到韓進海運破產的巨大影響
分析師周一表示,韓國航運業(yè)仍然受到去年韓進海運破產的影響,因為其余公司還沒有能力填補韓進海運留下的空檔。
韓進海運曾是全球第七大集裝箱海運公司,去年9月因其債權人拒絕了自救計劃,于二月初宣布破產,拒絕拯救失敗的業(yè)務。
韓進海運成立于1977年,由于船舶供應過剩和世界經濟持續(xù)低迷,貨運量下滑,當地貨主受到嚴重的經濟壓力。
韓進海運的破產給整個航運業(yè)帶來了巨大沖擊,但某些競爭對手對此表示樂觀,這是擴大市場份額的難得機會。
韓進海運尋求法律保護一年后,現代商船和其他國內航運公司仍然努力使其在全球市場生存,盡管運價上漲,行業(yè)復蘇跡象明顯。
一些懷疑論者甚至表示擔心,曾經是航運巨頭的韓國可能會在全球舞臺上退化為一條“小魚”,而不會一直努力保持其競爭優(yōu)勢。
在法院接管后,韓進海運的船只和航線被賣給了國內外對手,其全球網絡,包括全球的區(qū)域總部和機構,逐漸消失。
在破產之前,韓進海運經營著100艘集裝箱船和44艘散貨船,排在世界前七名集裝箱海運公司之列。
現代商船和SM船務公司收購了韓進海運部分船隊,這正是韓國金融當局希望看到的,但其核心資產——九艘運力約為13000TEU的船只已經出售給丹麥馬士基航運公司和瑞士地中海航運公司。
韓國國內航運公司也未能購買韓進海運經營的全部71條航線。SM船務收購了50條美亞和亞洲內部航線,其余航線全部關閉。
現代商船和SM船務在國外接收了約10家韓進海運集裝箱碼頭,但其在紐約長灘的核心旗艦碼頭已被出售給馬士基。
業(yè)內人士對地方財政部門對韓進海運破產的決定表示遺憾。“韓進海運擁有大量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有人說不可能再出現像韓進海運這種規(guī)模的船公司了。財政部從財務角度來決定破產是有待商榷的,他們沒有充分考慮航運業(yè)的特點,令人遺憾。”
盡管韓國為恢復航運業(yè)做出了許多努力,但據國內人士稱,考慮到各種指標,要趕上全球領先的巨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截至去年8月底,韓國承運海外航線(韓進海運和現代商船)的船公司的合并能力已達105萬TEU,但現代商船和SM船務的運輸量一年下降至39萬TEU。
分析師表示,這次跌勢與全球領先企業(yè)的激烈競爭形成鮮明對比,通過兼并收購增加產能,并在韓進海運破產后向集裝箱船供應商發(fā)出新訂單。
“在韓進海運破產之前,市場分析師就匿名說,在當地的韓進海運和現代商船應該合并以增強競爭力,在金融健康進一步惡化之前,讓利潤與日俱增?;叵肫饋?,這種做法是很有希望的。”
現代商船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通過發(fā)布新的造船訂單,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航運公司,運力達到100萬TEU,但行業(yè)觀察家表示,通常需要三到四年才能在訂貨后放置一艘船。
除了運力下降之外,當地托運人在亞美航線的份額在過去一年也有所下降。截至去年6月底,韓進海運和現代商船在航線上合計占10.9%,現代商船一年后持有5.8%。
隨著韓進海運破產后當地航運業(yè)的掙扎,韓國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幫助國內船公司恢復原狀。
去年10月,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強航運業(yè)競爭力的措施。文在寅政府于五月份開始,將航運巨頭的建立作為其100個政策目標之一。
文在寅管理部門還將為現代商船和其他13家托運人在本月初推出的商業(yè)聯盟提供支持,共同開發(fā)新的航線和經營海外碼頭。并計劃在明年六月前成立國資海事促進公司。
但是專家提醒,這樣的措施是否可以取得成果還有待觀察。消息人士稱:“政府需要更加注意航運業(yè)的需求。鑒于航運業(yè)的特點,應該提出中長期的援助方案。”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明碩股份重大件國際物流領航者!相關國際物流資訊
- 達飛輪船稱集裝箱海運在線訂艙不僅僅是一個白日夢
- 集裝箱海運的未來:更少的船舶級聯和更少的海運聯盟?
- 傳統的貨運代理開始看到來自在線平臺的威脅
- 馬士基旨在通過價值保護來提到貨物保險為自己辯護
- 由于對集裝箱海運業(yè)的擔憂,穆迪下調了馬士基的信用評級
- AIT Worldwide通過收購貨運代理商ConneXion實現英國物流的雄心壯志
- 集裝箱海運行業(yè)減少空箱運輸,并以數字化方式變得更環(huán)保
- 托運人聲稱,集裝箱海運公司的2020年燃油附加費太昂貴且太早
- 馬士基公布了到2050年開始運營零排放船隊的雄心
- 達飛輪船成為首個與Freightos在線預訂簽約的集裝箱海運公司